用途
广泛用于地下工程、井巷、
隧道、涵洞等的衬砌施工
混凝土喷射机的主要特征
利用压缩空气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并喷射到施工面上去的机械。分干式喷射机和湿式喷射机两类,前者由气力输送干拌合料,在喷嘴处与压力水混合后喷出;后者由气力或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混合物经喷嘴喷出。
使用环境周围空气中的甲烷、煤尘、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不得超过《煤矿安全规程》中所规定的安全含量。

型号含义示例
第一特征代号:Z-交流电动转子式(省略)
主参数代号:单位生产能力(m3/h)
类型代号:混凝土喷射机
第二特征代号:C-潮式喷射
补充特征代号:I-直通腔
示例1:新设计的I型直通腔潮式喷射机,生产能力为5 m3/h 其型号表示为:PC5I
基本性能
项 目 名 称 |
参 数 值 |
|
PC5I |
||
生产能力m3/h |
≥5 |
|
最大输送距离m |
水平40,垂直30 |
|
额定工作压力MPa |
0.5 |
|
耗气量m3/min |
8~10 |
|
上料高度m |
1.1 |
|
输料管径mm |
Φ50 |
|
最大骨料直径mm |
Φ20 |
|
水灰比w/c |
>0.2 |
|
项 目 名 称 |
参 数 值 |
|
PC5I |
||
煤矿用隔 爆型三相 异步电动机 |
型号 |
YB2-132M2-6 |
额定功率kW |
5.5 |
|
额定电压V |
380 |
|
轨距mm |
600 |
|
外形尺寸mm(长×宽×高) |
1570×725×1165 |
|
单机重量kg |
800 |





工作原理
PC5I型混凝土喷射机的工作原理:搅拌好的物料由配料搅拌机卸料口【或人工拌料和上料】经过振动筛网供入喷射机料斗中,有拨器拨动注入转子的直通料腔中,随转子旋流到料口处,在这里从气室通入压缩空气,把物料吹入出料弯头,在此,有旋流器引入另一股压风,呈多头风螺旋状态把物料吹散、加速,并使其旋转、浮游、进入输料管,到达喷头再添加少量补充水分喷射出去。
主要结构
PC5I型混凝土喷射机的主要由驱动装置、转子总成、风路系统、喷射系统、电气控制箱等部分组成。

1.轮对 2.底盘 3.驱动装置 4.料斗 5.转子总成 6.喷射系统
1.驱动装置
全封闭油浸式减速器安装在机器底部,三级齿轮转动,转动效率约为92%。
2.转子总成
该机采用独特的直通式转子,每个圆孔中都内衬不粘结材料制成塑胶腔,从而提高了机器处理湿料的能力,减少了清洗和维修工作量。
转子衬板在转子体上、下两面各有一块衬板,用高级合金工具钢制造,使用寿命可达4000m3砼料以上。
橡胶密封板有上、下两块,有特殊橡胶制成,非常耐磨,使用寿命为300一400m3砼料。
浮动式单点夹紧机械采用螺杆加力、圆柱形橡胶弹簧作为弹性自动压紧装置,通过偏心翻转框架浮动夹紧,以保证密封结合面胶板各处压力分布合理,在密封板磨损后橡胶弹簧的弹性变形力又会使其自动压紧到转子衬板上,且始终保持相当的压紧力,提高了密封效果,减少了粉尘逸出;同时也可以避免因胶板压得太紧,而过度磨损,延长易损件寿命。
3.风路系统
三个球形阀门分别用于控制主风路和通向转子的上风路及通向旋流器的下风路。另外一上小风管用以供风给料斗振动器。下风路还设有一个压力表,以便监视输料管的工作压力。
4.喷射系统
该系统是由输料软管和喷头构成。输料管选用耐磨浆管,喷头由高分子材料压注而成,水管、水环、水阀固定在喷头上。
5.电气原理
该喷射机采用电磁起动器实现电气系统的开关,电磁起动器型号为QBZ-80/660(380),用户自备。
6.气动原理图

安装与试运转

1、开机前的准备。
A、检查电控系统各线路接点是否牢固和有无漏电现象。
B、观察油标,检查减速器内油是否充足。
C、检查机器各部分的联接是否正确可靠。
D、短时运转一下机器,以便于掌握转动情况【注意运转方向是否与箭头方向一致,但切勿长时间空转】。
E、检查施加于橡胶密封板的夹紧力,先搬动夹紧装置杆上的螺母搬手,初步压紧,然后再上紧2~3圈,直到密封板处不漏气为止,密封板夹紧程度如何,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的其中之一进行检查;
【1】弯折输料管,打开风路阀门,压力大约在0.3Mpa时,密封板处没有压气泄出;
【2】转动机器约1/2圈,当停机时,转子立即停止并向后转动稍许【由于压紧橡胶的弹性所致】。




试用、维修和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安全操作方法
1.喷射作业的操作方法:
准备工作完毕,就可向机内加入拌合料,此时机器操作者应首先打开总阀门,上风管的阀门开启1/3 圈,再调整下风管【到旋流器的压风】到大约0.05~0.1Mpa 空载风压【取决于输送距离】。然后喷射工作开启喷头水阀,予湿岩体表面。这时机器操作工作或以开动机器,开始喷砼作业。现在的工作压力大约为0.2~0.4Mpa,根据拌合料水灰比和输送距离大小,调整通往旋流器的风压,直到喷射工认为射流速度适当【喷距0.6~1m 时】,下风管阀门调整确定之后,再次开启上风管阀门,直到机器余气口处没有较多的物料泄出为止。
维护与修理
1.密封板和转子衬板是本设备的关键件
一定要非常注意密封板和转子衬板的维修保养,以保证在工作中始终不发生故障。
转子加紧系统施加于密封板的压紧力在整个板面上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卸料口和余气口之间最大,而且最大压力点随着转子的旋转不断前后漂移。这种压力的差异可由浮动式单点夹紧系统来解决,从而使机器运转时结合面漏风极其轻微。因此,机器使用正确的夹紧对磨损消耗费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夹紧的不适当,压气将在两板之间的结合面逸出,并携带出来细微颗粒,在机旁生产粉尘。这种细砂的爆发作用会侵蚀密封板,使其在短时间内失效。
密封板不允许存在由于过分加紧产生的超限应力,否则会由于磨擦生熟而照造成过度磨损,密封板的耐热极限为110 度,一般在使用中不超过80 度属于正常。
每个班应该清理密封板并检查磨损情况。如果密封板已被磨损到这样的程度;钢插筋与胶皮表面齐平,密封板就必须更换。因这为时转子衬板会直接接触钢筋使密封板不能充分予紧获得有效的密封,而使其失去气密性。
转子衬板必须每周检查一次,如果出现较深的刻划伤痕【深度超过1mm】,就应该重新修磨。
衬板圆孔的边棱要经常检查,它必须保持尖锐的棱边。如果棱边被斜切,细微颗粒就会很容易渗透人结合面,增大磨损,如是换了新的密封板,而老的转子衬板衬孔带有斜面的棱边,新密封板的使用寿命就会显著缩短及时修磨转于衬板,除去已磨损部分,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并节约费用。
2.停止喷射:
A、停机。把输送管路中剩余的物料吹出去。
B、当管路干净后,没有物料从喷头喷出时,再关闭喷头的水阀。
C、最后关闭总风管阀门。
长时间停顿或喷砼作业结束,要首先停止加料,让机器继续运转,直到料斗和转子料腔中的残料出完为止。同时要加少许湿砂石把料斗和转子料腔中的残料清洗喷射出去。

2.防粘料腔和出料弯头具有防粘功能,一般在工作时不会粘结。但每班工作结束后应打开转子、弯头进行检查清理。
3.应经常检查注意减速器的维护和保养;
A、减速器的润滑油为50 号工业齿轮油【SYII72~77S】,或者30 号机械油;
B、减速器工作时温升不得大于40 度;
C、每班工作后应及时清理减速器表面粘附的拌合料等杂物;
D、经常观察油标,润滑油不足时应及时充填;
E、累计工作250 小时【约三个月】后应重新更换润滑油;
F、应经常检查减速器有无漏油现象,对渗漏处及时处理;
G、每周应向转子方轴之轴承充填润滑油脂,即拧掉方轴上端的螺栓,填加润滑脂。
故障分析与排除
故障状态 |
可能原因 |
排除方法 |
|
电机不运转 |
开关保险丝、触头、隔离刀闸或按钮故障 |
电机旋转转子不转 |
齿轮损坏 |
逐个检查 |
转子的方轴孔损坏 |
更换转子 |
|
转子不按箭头所示方向转动 |
电源相位接错 |
通过换向开关调相 |
密封板与转子之间漏风 |
夹紧装置太松 |
检查夹紧装置,在夹紧之前清除密封与转子之间的物料 |
旋转衬板擦伤 |
检查转子衬板,若已有沟槽,必要时重新研磨或更换新板 |
|
塑胶料腔装备缺陷 |
重新装配,注意将料腔两端的凸沿装入转子沟槽中 |
|
转子、出料弯头或 输送管堵塞 |
骨料粒径过大 |
输料管堵塞,应停止机器运转,关闭气路阀门。从弯头上拆下输料管,打开气路阀门,把转子的存料吹出去,然后检查输料管,用木棒敲击堵塞部位,振松或掏空堵塞物【注意:在拆开出料弯头或管路之前要使输料管中的压力降到0。】电后把输料管在接到弯头上,用压风吹出。如果输送距离超过40m,应分别处理每20m长的管路。 |
干拌合料的含水量过大 |
停止机器转动,关闭封路阀门,如果出料弯头堵塞,应拆开管路,清理弯头和转子料腔等,减少拌合料水灰比。 |
|
机器生产能力减少 |
输送气流压力太低 |
停止电机和供风管路,如果转子阻塞应搬动翻转框架,打开转子,把刷子清理转子料腔等,提高气流压力。 |
进风管断面太小,压风供给机风量小 |
更换大断面风管,换大容量压风机 |
|
由于物料粘结堵塞,使转子料腔或出料 弯头的开口减小 |
参见堵塞部位 |
|
气路阀门装错【压降太大】 |
减少压损,增加有用压力。重新装配封路阀门。 |
|
料斗未充满 |
应经常使料斗全充满,并增强振动能力 |
|
输送管振动厉害 |
开始堵塞 |
用阀门调整气流压力 |
输送压力太低 |
检查供风量 |
|
气流压力太高 |
必要时处理已开始堵塞的管道 |
|
料流与水混合得不充分 |
水压太低 |
检查水压【喷头处至少0.3Mpa】 |
喷头水环的进水孔堵塞 |
检查喷头并清理,必要时装上水过滤器。 |
|
喷头处粉尘太大 |
加水太少 |
增加喷头加水量 |
喷头出口滴浆 |
加水太多 |
减少喷头加水量 |
回弹大于【喷壁大于15%】 喷顶大于【20%~30%】 |
筛分曲线不适当 |
检查材料级配,必要时调整之 |
喷头到受喷面的喷射距离太近 |
增大喷距到大约0.8m~1m |
|
喷头到受喷面的喷射距离太远 |
减少喷距到大约0.8m~1m |
|
射流方向未与受喷面垂直【90 度】 |
改正喷射角度 |